銷售熱線:0532-8888 8658
傳 真:0532-83845901
E-mail : 2853707088@qq.com
地 址:青島市李滄區四流北路23號
更新時間:2021-10-29 09:21:04
人類認識氣體危害的歷史很早,流行了幾千年的“鬼吹燈”傳說,就是古老墓穴中缺氧或存在其它有毒氣體的一個例證,但這只是一個感覺或者經驗之說,其中的科學道理可能就連當時的江湖大盜也未必說的清楚。人們更詳細和科學的了解各類氣體對人員安全和健康的危害,應當是在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并伴隨著化學學科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從十九世紀開始,工業化生產得到飛速發展,使得工業產品逐步豐富,在其發展豐富的同時,生產安全問題突出的表現出來,特別是在生產中產生的可燃、有毒有害氣體,給生產、生活都帶來了*大的危害。為了避免相應危險存在和事故發生,人們不斷的研制安全的生產用設備和檢測用工具。
由于礦井生產的特點,密閉礦井中復雜多變的氣體組分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危險情況,除了全世界礦工都擔驚受怕的“殺手”——瓦斯(主要是甲烷氣體),他們還會遇到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可能對他們的生命構成*大威脅的氣體組分。同時,由于這些氣體的不斷泄漏、沉積而占據了大量的空間,狹小密閉的有限空間中的氧氣也會不足。此時,簡單的防毒工具(比如浸水毛巾、海綿過濾器等)也已經失去了保護工人的功能,工人可能會因氧氣不足而窒息死亡。
1815年,著名英國化學家——亨福瑞·戴維,發明了可以在礦井瓦斯環境中使用的安全礦燈——Davy燈,Davy燈的出現,排除了蠟燭或火把照明引起的煤礦內瓦斯爆炸的危險。
伴隨瓦斯一起出現的CO也是*為危險的氣體,由于CO無色無味,無法察覺,那時的工人只能用小動物進行安全測試,例如“礦井金絲鳥”就是用來檢驗所處環境是否存在能使人致死的CO。后來,有人發明了一氧化碳的比色管,用來檢驗CO,這也是氣體檢測儀器的鼻祖。之后,隨著氧氣的危害進一步的為人所認知,又誕生了氧氣檢測比色管。
1926年,火燒連營般的油船爆炸,促使加利福尼亞的標油(Standard Oil)公司開始了研制、開發可燃氣體直讀指示器的工作。
1927年,Oliver W·Johnson 發明了一種利用可燃氣體在一個涂有催化劑的鉑絲上進行催化燃燒機理的便攜式可燃氣體傳感器。1928年,在美國加州硅谷生產這種儀器的Johnson-Williams Instruments公司,成為世界上的第1個制造現場氣體檢測儀器的生產公司。
1939年,日本Riken(理研)公司發明了利用光衍射原理的用于檢測汽油蒸氣和甲烷的干涉式氣體檢測計
1960年,第1代電化學氧氣傳感器出現,被應用于便攜氧氣檢測儀器之中
1968年,金屬氧化物傳感器出現
1969年,更多的有毒氣體化學傳感器出現
1981年,英國City公司已經工業化地推出氧氣和多種其他有毒氣體的電化學傳感器,從而促進了現場氣體檢測儀器的大規模普及。也誕生了眾多的國際知名氣體檢測儀器生產廠家,比如德國的德爾格,法國奧德姆,美國的英思科、梅思安、華瑞、英國科爾康,日本的理研等。
我國氣體檢測儀發展史
我國的氣體檢測儀發展起步較晚,大多的核心技術都被國外,比如:日本、美國、瑞士等國家壟斷,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落后,國內傳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缺口巨大。在我國的石化企業中,1958年以前成套引進的44套生產裝置中都沒有裝備可燃氣體檢測儀。1964年以后引進的裝置中配備了12臺可燃氣體檢儀,1972年以后引進的12套生產裝置中配備了215臺可燃氣體檢測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儀器儀表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自2000年產銷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行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06年行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2007年儀器儀表行業總產值達3000億元,增長率高達28%;據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統計,08年上半年儀器儀表行業總產值實現175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增長率高達32%。
2021年我國氣體檢測儀發展趨勢分析
當前國內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發展動力主要是國家對于環保的重視以及一系列產業政策的驅動。具體來講,國家加大了環保行業的投資力度,政府采購金額增加,氣體檢測儀器大多為政府采購,因此相關政府采購預算金額的波動將直接影響以上系列產品的盈利狀況。
隨著環境空氣檢測市場需求的逐步擴大,監測服務引入市場機制和推動第三方治理是大勢所趨。監測服務市場正在由政府化逐步轉向市場化,主要以“轉讓—經營模式”和“托管運營模式”轉化。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由于污染氣體排放等導致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2035年實現碳達峰,并且在全球范圍內改善環境的呼聲也日趨高漲。此外,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市場和政府政策的推動、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相關法規法律的完善是氣體檢測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些推動使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處于產業高速增長期。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根據使用傳感器原理的不同,常見的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各自有適用氣體及應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正在成為未來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的主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91.6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利潤780.5億元,同比增長6.9%。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資產總額為3705億元,同比增長7.5%。主營業務收入1868億元;利潤總額達236億元。近年來,在儀器儀表銷售收入、利潤總額方面,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規模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國產中、高端儀器儀表裝備發展較快,儀器儀表行業整體運行穩中有增。